稻虾综合种养发展规划方案(稻虾综合种养的现状)
稻虾综合种养发展规划方案
农户养殖虾蟹的程度可以参考苗种养殖情况,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。
根据苗种和池塘情况,我市对虾养殖基本分为两大部分,即田虾和稻田虾。在常规的养殖条件下,稻田虾一般养殖周期在六个月~八个月,而在稻田虾养殖周期再延10个月左右。
据了解,今年春季,我市新种植的两倍体虾种放养量为34万尾,平均亩产量达到了235斤;稻田虾投放量也从去年的100万尾增至了现在的150万尾。
虾蟹种养循环
一、注重生态循环,是稻田综合种养的重要前提。
一、要注意轮作
稻田生态系统要考虑两个系统相互协调与协调,即干养与清养。干养,前作收获后,须清出田外进行处理,并清好田水、种草等。同时,注意避免和十字花科蔬菜连作,减少禾谷面积,合理安排鱼种、田埂、水草、螺蛳等。
二、科学施肥
稻田养殖的苗种主要是稗草、杂草、碎米莎草、水蚯蚓等杂草的生长,一般在稻田中人工投放水稻、玉米等饲料,适当进行耘田除草,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促使早生快发,提高秧苗的返青力和抗病能力,达到既省工、又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。
(一)肥水管理
1.科学施肥
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,在秧苗移栽后10~15天,每亩地施用人粪尿1000千克,尿素5千克,氯化钾3千克,将化肥结合换水进行二次施用。
2.合理施肥
在插秧前20天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施肥,每亩用人粪尿1000千克,尿素4千克,氯化钾2千克,进行条施和穴施,施肥时切忌直接与插秧面直接接触,以免引起烧苗,且施肥后应及时覆土。